劳动精神融入民航院校大思政工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浏览:时间:2024-05-2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高职院校必须聚焦新经济形势下的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生工作处于524日下午举办了“劳动育人,思政育魂——劳动精神融入行业院校大思政工作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了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外国航空公司审定和监管处副处长史春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文越作为专家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柳心欢、教务处(科研处)学报主编高倩、大飞机学院飞机制造工程教研室主任王诚、民航维修学院李凤娥副教授、空港管理学院鲍新则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主任马蕾、教师代表姜碧纯、于明艳以及部分维修学院的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处陈奕帆老师主持。


柳心欢致辞中表示,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背景之下,民航正经历着高质量发展,对于学生劳动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要努力将新时代的劳动精神融入我院课程建设并推进课程建设改革创新。


史春在题为“飞机维修新技术应用”的主题报告中,从飞机维修的发展历程、状态诊断和实时监控、模拟训练设备等方面介绍了数字化技术下维修专业未来发展要求,提出要积极应对数字技术要素升级不断促进民航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民航人才培养转型升级,尤其应以未来核心能力培养为课程建设导向。徐文越院长分享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经验,城建学院近年来推动劳动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不断健全劳动教育制度机制,树立个体生命周期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理念,形成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在统一,大力推动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课程化建设,实现以劳动教育做深做实大学生思政教育。
   

在马蕾老师主持的“新质生产力下民航高职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综合素养提升”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和师生代表围绕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民航职业教育改革如何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新经济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技术融合的教育路径、产教融合的深化策略展开热烈讨论。王诚老师将劳动界定为生产型、服务型、生活型劳动等,如何在不同劳动中培养学生自我超越精神甚至家国情怀,为学生将来从业机务维修奠定良好行为基础和从业品格。同学们就自身的学业规划和未来从业技能的提升等问题虚心向专家讨教,并对自身的职业理想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最后大家就民航职院如何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思政教学如何办出行业特色,并不断在利用好行业资源的基础上提质升级等方面与徐文越院长、高倩老师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家一致表示,未来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中,既要各自种好责任田,又要凸显专业院校思政课程育人特色与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相互对接。



这次会议是以“大思政”工作模式打破不同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壁垒、克服协同育人的障碍,产生整体推进联动效应的积极尝试。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生工作处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协同育人立体化模式。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 蕾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 燕